歷史網站|Historical Website:
回顧|“親鄰自然”鐵路小學勞動美育生態花園生態設施共建活動
故人相见似河清
恰逢梅柳动,高兴逐春生
– 活动回顾 –
去年年末,“亲邻自然”重庆铁路小学劳动美育生态花园(以下简称“铁小生态花园”)参与式设计活动得以顺利开展。时隔数月,适逢春暖,“铁小生态花园”迎来了许多熟悉的面孔,也加入了一些新的伙伴。
3月16日上午9:00,重庆铁路小学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铁小生态花园”生态设施共建。同学们纷纷带着家里、菜市场和饭店收集的厨余垃圾,像是在参与一场垃圾收集大作战,一时间活动现场充满了冒险的气息。
同学们集合分组
活动开始前,32名同学分为三个小组,分别是“铺路”组、“蚯蚓塔”组和“堆肥”组。每个小组分别贴上了红、黄、绿的对应标识,而8位助教们则分别作为各组的指挥官,随时准备为同学们提供帮助。下面让我们跟随同学们一起开始花园闯关大冒险吧!
|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
活动开始的第一关,特邀导师张正明将同学们带到学校食堂外的空地,通过“可口饭菜背后会产生许多厨余垃圾”的话题,从校园内触手可及的日常生活现象出发,引导同学们了解厨余垃圾根据氧气的需求量可以分为厌氧堆肥和好氧堆肥,并分别向同学们讲解了两种堆肥的材料配比与制作方式。
同学们认真倾听讲解
随后,同学们依次排队将提前收集的果皮、菜叶投放到废弃的矿泉水桶中,搭配红糖和水,按比例制成环保酵素。接下来,又用提前从路面收集的干枯树叶与学校食堂产生的厨余垃圾,以干、湿垃圾交替投放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何为“好氧堆肥”。
同学们体验制作堆肥
活动的第二关中,3个小组的同学们领到了更多的“新手任务”,他们迫不及待地来到“铁小生态花园”的现场并戴上蓝白相间的工作手套,分组同时展开生态花园的共建。
“堆肥”组的同学们先将几个用于制作环保酵素的空桶填满,并在桶上标注材料和日期,随后齐齐来到大的堆肥箱前将干、湿垃圾交替铺洒进去。
同学们正式制作堆肥
由十方艺术家何京、曹艳刚带队的“铺路”组的同学们用pvc软带在地上围圈搭成路基,搬运水泥向内浇灌并使用批刀将其铺散平整,待水泥平整后,再用木棍在水泥墩的表面创作与生态自然相关的画作。
同学们创意水泥铺路
“蚯蚓塔”组的同学们兵分两路,一组在土培实验室用pvc管道进行大型蚯蚓塔的搭建并用油漆笔加以装饰绘制,另一组在菜地用废弃的矿泉水瓶进行小型蚯蚓塔的搭建。
同学们制作蚯蚓塔
本场活动在上午11:00接近尾声,同学们将过程中想到的生态花园名称写在小纸条上交给助教,随后带着意犹未尽的创作心情分享了今日活动现场的回顾与感想。
花园命名小纸条
同学们分享现场回顾和感想
这是“铁小生态花园”项目系列活动中的第二场,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同学们还将逐步参与校内生态花园的植物栽种共建与生态艺术装置作品共创,与学校老师、社区志愿者一起,亲手打造出一个校区生态型劳动美育创新实践基地,为大家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乐趣。
– 成果展示 –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