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學術|陳琳、靳立鵬:生態藝術的倫理維度——以 2020年重慶生態藝術季培力城市社區為案例

​引言:
2020年10月,十方藝術中心有幸邀請十方學術顧問,哲學領域專家學者陳琳女士,作為該觀察員參與了「2020年重慶生態藝術季-黃桷坪平行現場」中「黃桷坪的春天」項目板塊,以第三方身份及另一學科視角為行動提供了客觀且珍貴的學術評價。
陳琳女士在本篇學術文章中是對生態藝術在倫理維度的提出與重視,從人類世面臨的全球生態危機層面,到多元主體協同共治的社會層面,在這宏觀的論證視角下更著重投入在微觀視角的人心與共情。其學術論述無疑是對這次項目行動以及相關命題提供有力的客觀審視和理論支撐,同時促進了學術命題回歸當今人類社會基本問題的探究,也重新審視了藝術學科面對真實社會現場的價值看待。陳琳女士通過數月的深入調研訪談,以及深度剖析總結,是對該項目大力支持,我們深表感激。
《生態藝術的倫理維度——以 2020年重慶生態藝術季培力城市社區為案例》
作者:
陳琳 – 山東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青島研究院
靳立鵬 – 四川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
本文刊於《文藝理論與批評》2021年第4期
摘要:人類世帶來的全球生態危機是本文的語境、出發點和落腳點。緩解生態危機的行動中一直不乏藝術家的身影。但在我國,生態藝術還不為公眾所熟悉,落地於城市社區的生態藝術更是鮮見。本文簡要梳理2020年重慶生態藝術季的歷程,重點聚焦「黃桷坪的春天」項目板塊中的兩大案例:鐵路三村的公共藝術與郵電支路的社區生態花園修建。重慶生態藝術季是藝術公益機構作為能動主體參與社會多元協同治理的有益嘗試。在照顧與復育生態的同時,我們必須關注生態藝術的倫理維度,即以遊戲和審美建構新文化、公共空間,進而修復人心。

關鍵詞:生態藝術、多元協同治理、倫理維度、生態花園、社區培力
問題的提出

2020年重慶舉辦首屆生態藝術季,題為「生態的藝術·藝術的生態」,持續時間從2020年10月16日至12月26日。筆者受邀成為該藝術季黃桷坪平行現場「黃桷坪的春天」 板塊的學術觀察員,兩個多月來關注、瞭解並思考此次生態藝術季與社區培力(empowerment)的相關問題。12月26日筆者前往重慶參加此次生態藝術季黃桷坪平行現場的重點項目,即重慶首個社區生態花園的開幕式、導覽、總結會。29、30日觀察四川大學美術實驗藝術學院的「未來花園-太陽之子」課程,並考察川美愈園。先後對胡燕子、張靜、張羅娜、邵麗樺、胡克、郭良、何京等與此次生態藝術季有所關聯、又具備不同身份的行動主體進行了深度訪談,完成作為學術觀察員的學術反饋報告。在觀察、瞭解、體驗、思考的基礎上,筆者與生態藝術家靳立鵬合作,藉由對「鐵路三村長江上下藝術實踐」與「郵電支路社區生態花園」兩個案例的比較剖析,嘗試表達對生態藝術的一些思考,希冀為未來的生態藝術行動提供一些參考。本文處理的主要問題包括:2020年重慶生態藝術季是什麼?如何通過生態藝術介入社區?生態藝術進入社區時,與社群藝術/公共藝術的邊界有何種重合?為什麼生態藝術會以生態花園的方式介入社區?在培力城市社區的過程中,生態藝術的願景、過程與成果之間是否呈現出某種張力?跨領域跨學科的交互合作方式是否會消磨藝術本體?生態藝術是不是無人的藝術?照顧與復育自然環境的同時,我國生態藝術實踐是否應如瓜塔里(Guattari)所論述的那樣也具有其他本質維度?

2020年重慶生態藝術季是什麼?
根據四川美術學院生態藝術季組委會2020年10月16日確定的《生態的藝術·藝術的生態——2020年重慶生態藝術季組合展》實施方案,本次生態藝術季的定位是:「生態藝術旨在修復與保護生態環境,以相關政經、文化、權利、倫理等問題意識,介入社會實踐活動和社區行動,使生態話題成為公共議題,提高公眾參與程度,推動環境公平共享,重建社群新型生活方式。」1從這個定位我們可以推理出,對於此次生態藝術季而言,其初步願景在於修復與保護生態環境,其方法是以人類社會的基礎問題意識作為切入點,藝術行動者從學科實踐出發,介入社會實踐與社區,創造公共空間,推動公眾關注、參與,進而實現其根本願景——環境公平共享,建構社群新型生活方式。也就是說,此次生態藝術季意識到:生態藝術始於修復與保護生態環境,卻必須關涉並落腳於社群與人心。但對於此次藝術季願景的分析,並不能完全解答我們的疑惑——2020年重慶生態藝術季究竟是什麼?
郵電支路社區生態花園開幕式現場
 
四川美術學院愈園生態美育與生態素養培育項目:昆蟲劇場
要想理解一個藝術季是什麼,要從空間、時間兩個維度來觀察。先看空間維度。根據《生態的藝術·藝術的生態——2020年重慶生態藝術季組合展》,此次藝術季的舉辦單位是四川美術學院、重慶市美術家協會,承辦單位是川美實驗藝術學院與造型藝術學院,由龐茂琨等三人任組委會主任,王林任總策展人。按照具體內容架構來看,藝術季共分五大板塊。第一板塊是學術論壇,論題為「實驗藝術作為當代藝術如何開創新時期新局面?」這一板塊中有川渝地區生態農藝實踐者案例主題發言、川渝生態藝術發起人與生態農業實踐者的對話等。第二板塊是主題展(渝北體育館板塊),展題是「再生-2020年生態藝術作品全國邀請展」。第三板塊是平行展(大學城板塊),展題有三:「以廢棄物作為理由——2020年重慶大學城生態藝術季師生作品展」「生態美育——2020年重慶大學城生態藝術季師生作品展」和「以物為尺度——2020年重慶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生態藝術師生作品展」。第四板塊就是黃桷坪平行現場,該現場共三個展題:第一個展題是川美公共藝術學院承辦的「五個工作坊——2020年川美公共藝術學院生態藝術設計行動」;第二個展題是「生態‘新’社群——第四屆復歸倡議行動」;第三個展題是以黃桷坪鐵路三村社區作為場域的「人人生態,人人公共——2020年第三屆長江上下公共藝術行動計劃」,其中「黃桷坪的春天」 ——郵電支路社區生態社區花園營造項目為「生態‘新’社群」、 「人人生態,人人公共」共同聯動的特別項目。第五板塊是特別行動計劃,也包含三部分內容:「青山綠水是家園——重慶大學城生態藝術牆行動計劃」「手拉手——2020年南川美好生活藝術季」和「川美生態藝術專題學術研究計劃」。

其次進入時間維度。筆者通過調研發現,重慶生態藝術季黃桷坪平行現場並不是憑空冒出來的,而是在整合了始於2017年的「復歸藝術節」「長江上下公共藝術行動計劃」和「社區美育行動計劃」等藝術項目的基礎上發起的。這些藝術項目具有鮮明的藝術介入社會傾向。上圖大概展示出此次生態藝術季的時間維度。在這張圖中,具有時間維度的兩個隱藏行動主體浮出水面:公益藝術機構十方藝術中心和歸真藝術中心。
基於對時空維度的分析,我們這樣來認識重慶生態藝術季:它首先是一個多元立體的組合,將學術研討、藝術實踐、生態親耕實踐、社區培力和鄉村建設統合在一個大的主題框架之中;第二,該生態藝術季也是一個逐漸探索的過程,從學術、實踐兩個維度邀請藝術界的學者、藝術家來探討何謂生態藝術、分享生態藝術作品。不難看出,此次框架中的絕大多數「生態藝術」作品和構思,顯然不太可能從媒介性上超脫出既有的對於藝術媒介的運用和理解。但在不同的實踐場域,對生態藝術自然會有不同的理解,所以當生態藝術以不同形式進駐社區,希望與社區發生聯結乃至培力之時,也許就會產生一些新鮮的藝術形式、藝術媒介,乃至拓展對藝術的理解,這也正是鐵路三村與郵電支路社區兩個現場值得我們重點關注的原因;第三,此次藝術季,尤其是黃桷坪板塊,是對數年來藝術公益機構和藝術行動者介入社會現場的探索實踐的進一步拓展延續。川美實驗藝術學院、造型藝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的學生們——未來的青年藝術家們獲得了介入社群、社區的平台,能夠深入社區,參與「新社群建設」2。筆者通過調研和訪談得知,鐵路三村與郵電支路社區兩個實踐場域並不是政府主動購買的社區服務項目3,而是十方藝術中心努力尋找各種機會參與社區、街道、行政區乃至重慶市的相關項目,主動踐行藝術類公益機構作為能動主體參與社會多元主體協同共治實踐理念的探索結果,這對於我國藝術界而言還是新鮮事,值得考察下來龍去脈。下文將從多元協同治理的角度展開剖析。
1951年,英國學者邁克爾·博蘭尼(Michael Polanyi)在《自由的邏輯》一書中提出了「多中心性」(poly-centricity)的概念,論述社會當中的自發秩序體系是通過體系內多中心性要素相互調整而自發實現的。41990年代,治理理論開始興起,並迅速得到廣泛的關注和認同。美國學者埃莉諾·奧斯特羅姆(Elinor Ostrom)與文森特·奧斯特羅姆(Vincent Ostrom)夫婦將「多中心」或曰「多元」概念引入公共事務治理領域,進而提出社會多元主體協同治理(poly centric synergetic governance)。多元治理以自主治理為基礎,提出在政府與市場之外以自主組織為中心進行公共事物治理的理念。5「我們並沒有發現城市地區公共服務機構的多樣化會導致低效率,而這在之前是被廣泛認同的。」6這種多中心理論,正是「允許多層次、多權威中心和多服務中心並存,通過競爭和協作給予公民更多的選擇權和更好的公共服務」7。《多中心性:從博蘭尼到奧斯特羅姆和未來前景》(Polycentricity: From Polanyi to Ostrom, and Beyond)一文總結了多中心理論從博蘭尼到奧斯特羅姆夫婦的理論發展進程,並論述了多中心理論在分析不同類型的自組織複雜系統時的應用前景。8多中心協同治理理論指向在治理過程中,國家和社會、政府和市場、政府和公民共同參與,結成合作、協商和夥伴關係。出於尋求解決中國社會問題方案的迫切需要,中國學者在西方多元治理理論出現後,就迅速將該理論引入中國。正如《社會共治:多元主體共同治理的實踐探索與制度創新》9《多中心協同治理模式:一種具備操作性的治理方案》等文所說,我國學者和實踐主體並未將多元治理理論停留在理論研究層面,而是結合中國實際情況對該理論進行了重塑,並用於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在鄉村治理、社區共建、環保衛生、醫療、教育、文化治理等實踐領域發揮效用,從而表現出很強的理論與實踐的互動性特徵,已有大量學者撰文對我國在以上等領域中多元主體協同共治的既有經驗進行了歸納總結和理論探索。值得注意的是,1960年代以來藝術作為一種培力方法,比如在拉美、印度、非洲和南亞許多國家的社區和村鎮,被被壓迫者劇場、發展劇場、社區劇場等作為方法,在婦女解放、兒童權益保護、原住民爭取權益等方面發揮了良好的作用。10而藝術機構作為多元主體之一,能夠在社會多元協同共治中發揮獨特能動效用。
參與並承擔此次藝術季黃桷坪平行現場的藝術公益機構十方藝術中心等所做的就是相關實踐探索,比如在過去的復歸藝術節和復歸倡議行動中,便曾以第三方藝術公益機構的身份聯動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成都市錦江區社區發展治理委員會、高校、社會組織、民間協會、村黨支部、社區居民、民間企業等多元行動主體,共同探索實踐如何建設更好的社區與社群。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體兩面、相互依存的。對於地方治理來講,以政府為主導的多元共治模式將是今後實現「善治」的趨勢所在。而作為非盈利性的第三方藝術機構,對中國社會文化生態的構建和社會美育機能的培養和發展,也擔負著重要的協同共治責任。2020年的疫情使我們深刻認識到,面對重大公共危機需要提高三種免疫力:醫療-身體的免疫力、家庭-社區群體精神共同體的互助免疫力與社會-文化的療癒免疫力。重慶生態藝術季黃桷坪板塊的行動主體是十方藝術中心、歸真藝術中心兩家藝術公益機構和投身其中的川美、川外師生。兩家機構努力探索在倡導公共服務和公共政策,滿足多樣化、專業化社會需求方面的可為空間,並在實踐中摸索在社會功能空白地帶的行動效益,最終獲得了介入現場的主動性。
此次生態藝術季表現出在傳統藝術季基礎上的創新探索。具體而言,在內容上不再囿於學術研討與慣常的藝術媒介和藝術手法,而是拓展視野,將生態親耕、鄉村建設、社區培力等引入實踐場域;行動主體上更是超越了美協、美院、商業機構,讓藝術公益機構以行動主體的姿態進入現場,創造現場,發揮多中心協同的作用。此次生態藝術季中,重點現場正是鐵路三村與郵電支路社區。
 
鐵路三村的公共藝術-生態藝術現場分析
12月27日午後,筆者參照社區入口處的作品指示牌按圖索驥,考察了2019年在社區發生的「長江上下:公共藝術行動計劃」和2020年「人人生態,人人公共」的30多件作品。這些作品的行動主體是國美、川美的研究生,這些學生具有雙重機構性,即一方面是美院的學生,同時也是歸真藝術中心與十方藝術中心此次行動的合作主體。
在鐵路三村小區中漫步,筆者的直觀感受是,這是一個老舊卻不失體面的居民小區,非常安靜,時光慢吞吞的,樸素中帶著自尊。選擇鐵路三村作為實踐基地是有原因的。鐵路三村是老舊工業區退出歷史舞台後的一個縮影,嘗試使它華麗轉型為文創區,具有試點意義。黃桷坪地處重慶東南城鄉結合地帶,老川美曾坐落在這裡,這裡也曾是重慶電廠所在地,毗鄰的大渡口區有機械廠和鋼廠。鐵路穿行黃桷坪而過,運來發電用的煤。鐵路三村就是鐵路職工的家屬院。在工業化快速發展的年代,這裡的濃煙滾滾曾給予電廠和鐵路職工主人翁的擔當感和榮譽感,這種榮譽感內化為一種自尊。雖然後來電廠搬遷,鐵路廢棄,校區沒落,舊日榮光不再,卻無損這份體面與尊嚴:整個小區老舊卻極為乾淨,彷彿牆上的青苔都梳理得一絲不苟。這意味著,這是一個有著內在力量的小區,這一點從《樓道美術館》這件作品中可獲得印證。青年藝術家們利用鐵路線具有標誌性的舊物,做了這個很有趣的作品:樓梯間的小小美術館,從一樓到五樓。作品強調了舊樓樓梯間外牆鏤空在太陽照射時產生的光影效果。在採訪了樓內居住的阿婆後,藝術家們將一句問答印在樓梯間:「您和哪個鄰居的關係最好?」「沒有最好,都很好。」在鐵路三村創作的公共藝術作品中,一些與牆體顏色渾然一體的水泥面上的詩句很讓筆者動容,美髮屋的美化、浮雕火車裝置、一塊橘色的方板等都恰到好處。「芝麻開天窗」電台也很有意思——年輕的聲音藝術家不斷拜訪、陪伴社區的「紅薯糖爺爺奶奶」等居民,錄制對話、講述,配以自己的理解、講解,加上音樂,製作成時長20分鐘左右的聲音作品,在微信公眾號上播放。
鐵路三村一個並不「生態」的生態藝術作品
但也有數個或是色彩與小區氣質相違,或並不尊重生態,或可能造成心理反感的藝術作品。這個社區確實是步入老齡了,老人也確實願意感受年輕的活力,但這種「培力」,或者說「賦權」,要在尊重、理解的基礎上,才能有機生長。
徐冰說過,好的社區公共藝術應當不露聲色,不佔有視覺資源。11用沾滿丙烯的五顏六色的布料包裹住小區的黃桷樹,或給樹根染上各種顏色,這些作品在筆者看來不能算是好的色彩應用。因為一方面雜亂無章的色彩干擾了住戶居民本有的氣息,另一方面確實不夠原生態。筆者曾用力扯掉包裹著一棵大樹的丙烯布料,試圖解放大樹。另一個很可能造成小區居民心理反感的作品,是用不知哪裡蒐集來的塑料垃圾壓縮成一個直徑大概50釐米的垃圾球,作為彈丸,用橡皮筋掛在一棵類似彈弓模樣的高大的黃桷樹上,彈丸拖地,對準前方的一幢樓,彷彿隨時會發射出去。這個作品應該是有很好的寓意的,比如警醒我們對抗塑料垃圾污染。但是作為社區公共藝術,必然要考慮到作品的文化與社會層面的意義,比如這樣的垃圾彈弓是否會影響居民的心情?是否會破壞我們中國人很可能會在意的風水呢?
鐵路三村現場的生態藝術設計與社群藝術、公共藝術有很多交疊之處,即現場作品主要是公共藝術作品,其中有「草生民間」「垃圾彈弓」等數個作品體現出生態維度的考量。筆者日前曾參與這些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報告會12,仔細聆聽了每位青年藝術家的創作過程,發現只有極少數參與者抱著「我是藝術家我來做作品」的態度,大多數青年都是很努力地想要創作真正與社區互動的公共藝術-生態藝術。好的創作狀態應當是從現場出發,以居民為本,充分瞭解、理解社區、社群的歷史、氣質、稟賦、創傷與熱望,並與之契合,進而共同創造。
 
人類世生態危機語境下的郵電支路社區生態花園
黃桷坪板塊的另一現場,郵電支路社區則是另一種氣質的老舊社區。筆者和藝術季的許多參與者在第一次接觸郵電支路社區時,都想到了香港的九龍城寨——密不透光的筒子樓結構、樓前樓後亂七八糟的垃圾,樓下橫流的污水,以及嘈雜且充滿市井氣息的菜市場。重慶是山城,出了筒子樓往菜市場走要下一段樓梯,樓梯中間一側有一個大教室,是「香香幼兒園」。七十二戶居民中,有能力的早已搬走,代之以租房的川美學生、黃(桷坪)漂藝術青年、附近打工的人。住在這裡的阿婆很希望兒媳婦能把孫女送來給她帶,這裡也有幼兒園,但因為社區環境太差兒媳婦拒絕了她。下了樓梯經過一段很短、很髒、帶雨棚的步行街就到菜場,步行街兩側也是鋪子,賣魚、賣雞,其中一個鋪子似乎是長期銷售某種神奇藥物的課程點。男青年在講課,女青年在配合,社區的老人們坐在一排排的椅子上聽著。這是一個在時代飛速發展過程中被時光拋下的老舊小區。因為離川美一牆之隔,很多「黃(桷坪)漂」青年藝術家或者外來打工者在這裡租房。因此這是一個「人際生態紊亂」的「散裝」小區,但喧鬧的菜場、幼兒園和筒子樓周圍的垃圾又提醒我們,它同時有著旺盛的市井生命力。在這個社區,學生-藝術行動者們做了兩種生態藝術實踐。
第一種是在媒介上延續傳統方法,共13件作品。《花園之路》選址「香香幼兒園」門前的樓梯及其側牆作為施展空間。正如前文所述,幼兒園處於高低落差十餘米的直線「天梯」中段,社區的小朋友上下學時都需要經過這段樓梯。此處牆面原有彩繪,但風格老舊,而且因為時間久遠,牆面潮濕,所以斑駁不堪。故而「希望」CMS創作組17位成員和志願者們站在小朋友成長的視角,用藝術方法點亮了這裡的空間生態,創作了全新的牆繪彩繪空間裝飾作品《花園之路》。在原有物理空間並未發生改變的前提下,通過創意、色彩、共情與溝通,《花園之路》為小朋友們和進出必經這裡的社區居民們點亮了一個明亮、歡樂的生活、心理與操演性空間,奠定了一種「社群新生態」的可能。13這種新生態並非指向經濟問題的解決,也非社會階層的躍遷,而是「愛和希望」。14
13件作品中《照呀照呀照朋友》和《永不放棄》也非常令人動容。青年藝術行動人盧華向香香幼兒園的老師們要來孩子們和他們父母小時候的照片,做成一張張「好朋友」的合影。這其中也許有早早放學的孩子與夜間下班的父母之間的錯過,有放棄了事業成為家庭主婦的遺憾,有留守兒童對同學的羨慕。這些錯過、遺憾和羨慕,是許多人身上的日常。它們將演變成更多難以化解的矛盾,可能是孩子青春期和父母互相的不理解,可能是情緒在某日的大爆發,可能是家庭中一直缺席的身影,也可能是孩子們一直沒有學會愛的能力。也許,等孩子成為父母時,才能有遲到的理解和無聲的嘆息。15創作者期待,孩子們拿著、看著與自己一般大的父母和自己的合影牆時,也許彼此理解的一天能早一些到來。
《永不放棄》這個作品的主角就是銷售某種神奇藥品的男青年。濃眉大眼的他從沒想過大學畢業後自己會從事這樣一份工作,每日白天給社區的老人們講養生,晚上坐車去很遠的地方開培訓會。「他反復告訴自己,公司的產品有多好,自己不是在賺昧心錢……幾罐奶粉加兩盒硒,(在這樣一個社區)三千元,我想這樣的價格如果不昧著良心,他怎麼敢賣呢?」16藝術行動者盧華沒有選擇批判,而是按照他小時候的夢想,為他合成了一張非常帥氣的軍裝照,送給他。題目是他店裡的座右銘:「永不放棄」。17這個青年與許多香香幼兒園的孩子們一樣,雖然不住在這裡,但已經是郵電支路社區的一員。筆者去參加開幕式那一天,這個青年還在給老人們講課,小小的昏暗的店鋪里三三兩兩散坐著幾位老人在看視頻。但是也許,某夜他再次去開培訓會時,在搖搖晃晃的大巴或地鐵上,會有那麼一瞬間所思所想的不是當店長,月入幾萬,而會是那張帥氣的軍裝照和「永不放棄」。這兩件作品以照片點亮了孩子、家長和一個銷售行業青年的內心空間,營造出了一種新的小社群生態。
13件作品,第一種作品在媒介形式上並無創新,但卻因為懷著生態的理想,懷著對社區、社群的尊重和共情,從自然環境的美化出發,落腳在社會人心。第二種作品對於藝術行動者而言,是全新的媒介-生態社區花園。要理解生態社區花園的淵源,我們要首先瞭解人類世生態危機。
當前,全球籠罩於瘟疫的陰霾下,但瘟疫僅是人類世生態危機的一部分。它與氣候變化和物種滅絕等複雜和迫近的危機構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2018年的公告,全球變暖的升溫幅度在2030年前應被控制在1.5度內。18這一目標的設定意味著人類社會需要在經濟、社會和城市等各方面深刻轉型。人類已經突破九條「地球邊界紅線」中的四條:氣候變化、生物圈完整性消失、陸生系統的改變與生物地理化學循環的改變。19因此如何守住邊界紅線獲得地球「安全運轉的空間」將成為事關未來人類永續的緊迫話題。今天56.2%的人類生活於城市之中20,因此未來城市的空間與社會結構、生活方式,採用何種方式與自然相處都會成為左右城市命運的重要因素,決定了人類能否守住自己唯一的家園。在日趨同質化的城市空間中,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分離與碎片化的關係是現代城市造成的通病。
郵電支路社區生態花園之《照呀照呀照朋友》
有鑒於此,生態社區花園是一種在微觀層面彌合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生態行動。它一方面可以促進城市生態修復、本地食物生產、減緩熱島效應與提高生物多樣性,另一方面有助於中國老舊社區與工業區的城市更新和社區美化。與此同時,通過實現社群民主參與共建與共治,它也提供了聯結與凝聚社群,建構公共意識與促進社會公正的可能。
在通常情況下,中國的社區花園(community garden)是一種由景觀公司營建,由物業市政等維護管理的空間。但越來越多的學者反思並提出,社區花園應是居民在公共(或私人)空間共同建設,用來滿足食物生產與環境美化功能的空間。這一理念與生態藝術通過社群參與介入生態改善和建構公共意識的行動相呼應。社區花園的共建對於公共意識普遍缺乏,社群關係相對鬆散破碎的城市社區具有特殊的建設性意義。21
 
郵電支路社區生態花園建成後,居民一家三口在園中休憩
本次生態藝術季依照樸門永續的倫理原則,在蓋婭自然教育老師高健的指導下,在藝術行動者、志願者與社區部分居民的共同努力下,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讓郵電支路社區原本堆放垃圾的地方生長出一個生態社區花園系統,擁有香草花園、天空花園、可食花園、利用屋頂雨水的三級生態池。得益於此次藝術行動,這個社區的精神面貌和氣質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幸福感充溢著整個空間。阿婆能接孫子回來玩,有居民一家人在生態花園中漫步、拍照。生態藝術季結束後社區的嬢嬢們做了火鍋宴請此次生態花園修建的主力軍們。最關鍵的是社區的「散裝」人心獲得了凝聚的可能,比如一個民間藝術家租戶打算離開重慶,回老家雲南,不再做「黃(桷坪)漂」。返回前正趕上此次生態花園的修建,於是他在天空花園的側牆上留下了一隻碩大而可愛的大蝸牛,背著長滿翠綠青苔的外殼,伸著觸角探索未來。又比如住戶高大哥,之前養一點花草,但要時刻提防著被人偷掉,這次卻興奮地加入整個營建過程。還有住戶全家上陣,上小學的孩子也來幫忙運垃圾、運土。
郵電支路的生態花園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藝術媒介,但在人類世生態危機中,藝術家們越來越意識到生態藝術作為倫理取向、藝術媒介和藝術作品本身的巨大意義,以及與當今氣候、土壤、空氣、水源、物種、核能、食物等領域互動的廣闊藝術空間。22雖然花費不算大,郵電支路社區的生態花園卻真正進入居民的日常,是活的,生長著的,帶來生命的力量。郵電支路的生態花園是一種培力,通過幫助居民改建物理空間而建構起新的社群生態、心靈空間、生活空間、感知空間與權利空間,這是一種操演性空間的建構。當我們闡釋出重慶首屆生態藝術季的願景,剖析了該生態藝術季的空間與時間維度,並與鐵路三村和郵電支路社區的生態藝術作品共情時,我們已做好準備來理解生態藝術所包含的倫理維度。
 
生態藝術倫理維度
生態藝術是一種探討生態系統復育,修復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開放性的、跨領域的實踐。它具有強烈的倫理維度,注重不斷創造生成的過程,並具有多樣化的表現形式。生態社區花園提供了進行多重修復的生態藝術實踐的載體。按照整體生態系統的理解,生態學旨在建立在系統的各要素間,以及系統與外部環境的其他系統之間有益與合作的關係/模式。卡普拉(Fritjof Capra)曾說「促進生命生生不息的力量不是對抗,而是建立網狀的聯繫(networking)」23。受此啓發,生態藝術的要旨就是建立多重維度的良性與共生的關係,促進自然與社會生態的復育。正如瓜塔里所說,「我們需要全新的社會與美學實踐」24。
瓜塔里的生態智慧是一種倫理-政治的表達(ethico-political articulation)。在他看來,生態危機絕不僅僅是自然危機、環境議題,還包含著一系列社會-政治-經濟的宏觀與微觀危機,我們可以列舉出集合在「世界資本主義」(Integrated World Capitalism)體制壓迫下的全球疫情、難民潮、婦女壓迫、第三世界國家無可逆轉的貧困、族群分裂、恐怖主義、中年失業、青年人迷茫沒有出路、社區疏離等議題。面對這一切,瓜塔里認為我們不能再以一種制度化的方式思考,不能僅僅在宏觀角度上作為,要考量感覺、智能和慾望等細微的領域,從細微之處對抗、擾亂乃至顛覆「世界資本主義」體制的運作邏輯與同質功能,使得彷彿無懈可擊的龐然大物暴露出致命弱點。25此次生態藝術季中的藝術行動對人心的安慰與修復,正與此相符。瓜塔里提出的「倫理學-美學範式」,這也正是本文希望指向的生態藝術的倫理維度。
行文至此,必須指出筆者一直最擔心的事情。其實,本次生態藝術季的亮點,即郵電支路的生態花園,並不是通過扎實的調研和訪談而從居民的需要中生長出來的,而是來源於對主要行動者高健生態花園技能的路徑依賴。具有主體性的十方藝術中心因偶然的機會遇到了給北京高檔社區設計生態花園的蓋婭自然教育老師高健。高健充滿熱情,並以完全公益的方式參與了此次生態花園的設計,選址在黃桷坪具有極大物理空間落差的郵電支路社區(其實這是無名社區,以路為名),嘗試踐行生態花園理念。而且,通過訪談筆者瞭解到,生態花園藝術行動過程本身並不那麼平靜。在極大的工作壓力和成果導向下,團隊成員們承擔了極大壓力,有爭吵、哭泣、個別人員退出,甚至瀕臨精神崩潰。但是,正如前文所述,結果非常好。一群人為素不相識的另一群人修建了一個活的花園,一個培力的操演性空間,得到大家的由衷贊嘆。這個案例非常好,啓發我們關注生態藝術的各個維度。可以做個思想實驗,比如未來全國各地大面積鋪開類似的生態花園建設時,我們更要強調過程的生態,內部結構的生態,是不是參與建設的人都很開心?我們的進程會不會太快了不夠生態?我們所使用的材料從哪裡來?廢料到哪裡去?而不單單是一個表面的生態結果的呈現。如果只注重結果就有可能滑向瓜塔里所批判的資本主義生產邏輯下的極為不生態的「生態藝術」的危險。
在郵電支路社區,一切都很好,並沒有讓筆者擔憂的事情發生。但我們要警醒,生態藝術不是無人的藝術,而是全方位的微觀主體性建構。我們所處的是後疫情時代。疫情是一個出口、一個開端。疫情帶來的改變不應該是蜂擁的轉向,產業化地複製所謂的「生態藝術」或者「生態花園」,而應該是範式層面的打破與重建。社群藝術與公共藝術是一個雙方賦權的過程,是藝術家與參與者共同踐行的遊戲衝動。在人人參與、人人行動的遊戲中,感受到自由與自在。於藝術行動者而言,將獲得實驗藝術的新範疇,即生態藝術的實踐平台與空間;於公眾和社會而言,此次生態行動帶來的是更好的生態環境、公共空間的建構、人心的安慰與修復。
最後再回答一些有關本次生態藝術季不夠藝術,消磨了藝術「本體性」的疑問。我們的藝術欣賞已經習慣於困守在極致的細節與品位中,這其中有藝術本身的發展規律,有資本與權力的運作,乃至喪失了原初的生命力。形式本身即是內容,不是說沒有內容只有形式,而是內容充分表達於形式。跨學科的交互合作必然導致專業性的下降,但這種下降也是一種打開,一種反思的、面向新內容的打開。現在還是最初的嘗試階段,在這個階段打開是最重要的,這是藝術行動者與社群的共同成長、共同遊戲,在粗糙之中自然湧動著鮮活的生命力。
因此,不必擔憂「藝術本體」的消磨,藝術本體本是在語境中定義生成的,而且,藝術品的功能維度一直是藝術發展史的重要組成部分,藝術之為藝術與藝術之功能一直伴生。筆者擔心的是此次生發出來的堅定、深情的藝術倫理的消磨。也許有些年輕的參與者們根本沒有意識到、觀照到自己究竟在做什麼,以為只是來做個藝術項目,有個實踐機會,或者以為是做公益,或者以為只是購買方變了。在筆者看來,此次藝術行動所面臨和開啓的是一個契機,一個藝術探索新大陸的契機。此次跨界行動的初心與原動力是倫理本身,如果在行動探索中消磨了倫理維度,那必然走向平庸化、工具化。而且,下一次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再有這樣的機遇。總之,堅持藝術倫理,就能堅持藝術家的主體性,就能守住藝術本體。
[本文是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重大項目「生態哲學研究」(編號:16AWTJ01)和四川美術學院博士培育項目「中國當代生態藝術研究」(編號:611010125)的階段性成果]
1    參見《生態的藝術·藝術的生態——2020年重慶生態藝術季組合展》實施方案確定稿,由此次生態藝術季策展人團隊提供。
2    這是本文重點剖析的具體案例之二,即以「生態‘新’社群——2020年第四屆復歸藝術行動」為題,最終轉化為「黃桷坪的春天」的郵電支路生態花園建設行動。
3    藝術機構通過政府購買或以承接項目的方式與政府深度合作的典型案例是成都愛有戲社區發展中心,比如2019年的首屆「坊間·社區公共藝術節」案例,聯動了成都市13個社區。
4    參見邁克爾·博蘭尼:《自由的邏輯》,馮銀江、李雪茹譯,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60、171頁。
5    參見埃莉諾·奧斯特羅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體行動制度的演進》,余遜達、陳旭東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年版。
6    埃莉諾·奧斯特羅姆:《超越市場與政府:複雜經濟系統的多中心治理》,王亞華主編:《增進公共事物治理:奧斯特羅姆學術探微與應用》,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第8頁。
7    熊光清、熊健坤:《多中心協同治理模式:一種具備操作性的治理方案》,《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8年第3期。
8    Paul D. Aligica, Vlad Tarko,「Polycentricity: From Polanyi to Ostrom, and Beyond」, in Governance, 2(2012), pp.237-262.
9    王名、蔡志鴻、王春婷:《社會共治:多元主體共同治理的實踐探索與制度創新》,《中國行政管理》2014年第12期。
10  François Matarasso, A Restless Art: How Participation Won, and Why it Matters, UKBranch: Calouste Gulbenkian Foundation, 2019.
11  徐冰:《好的社區公共藝術應當不露聲色,不佔有視覺資源》,搜狐網2014年6月21日。
12  2020年12月8日,在線上舉辦了「長江上下:公共藝術行動計劃青年國際論壇」。
13  參見《「希望」CMS創作組-「生態社區花園」|黃桷坪平行現場|2020生態藝術季》一文之「花園之路」篇,微信公眾號「跨CrossMediaStudio」2021年2月8日。
14  同上。
15  同上,「照呀照呀照朋友」篇。
16  同上。
17  同上。
18  Johan Rockström, WillSteffen etc., 「A Safe Operating Space for Humanity」, in Nature, 461(23 Sep. 2019).
19  Ibid.
20  參見《世界人口預測項目2019》,聯合國網,查詢時間:2021年2月21日。
21  Autumn K. Hannah, Pikai Oh, 「Rethinking Urban Poverty: Alook at Community Gardens」, in Bulletin of Science,Technology & Society,3(2000).John Ferris, Carol Norman, Joe Sempik, 「People, Land and Sustainability: Community Gardens and the Social Dimens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Soci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5(2001).
22  參見靳立鵬:《生態藝術》,四川美術出版社2019年版。
23  Fritjof Capra, 「Deep Ecology: Educational Possibilitie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 The NAMTA Journal, 1(2013), pp.201-216.
24  Guattari Felix, The Three Ecologies, trans. Ian Pindar and Paul Sutton, London: The Athlone Press, 2000, p.68
25  Ibid, pp.27-69.
郵箱 : info@chongqingdac.org
微信 : CNCQDAC
Facebook : 重慶市十方藝術中心
地址:重慶市九龍坡區黃桷坪官家林190號
Website: chongqingdac.org
Email: info@chongqingdac.org
Wechat: CNCQDAC
Facebook: Chongqing Dimensions Art Centre & Chongqing Artists In Residency
Address: Huangjueping GuanJiaLin 190, Jiulongpo, Chongqing, 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