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 I 2023高校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

7月16日,重慶市九龍坡區黃桷坪街道郵電支路社區的吉興菜市場,發生了令人動容的一幕:一名來自重慶大學公關管理學院的學生,面對本沒有任何交集的菜市場攤主,流下了依依不舍的「告別」的淚水。原來,這裏剛剛完成了一場題為「藝術與社會」的菜市場暑期社會實踐營活動,來自四川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和重慶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7名導師組成員、14名研究生、1名本科生,以吉興菜市場為實踐現場,與多位菜市場攤主共建,共同走過了難忘的7天。

 

實踐營結束後的告別

「進社會」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經路」6月27日,《關於深化高校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教思政廳函〔2023〕8號)由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通知指出高校暑期社會實踐的目的在於:「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動各地各高校深入落實「時代新人鑄魂工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育人質量,打造新時代社會實踐育人新範式,教育引導廣大師生在社會實踐中厚植家國情懷、了解國情民情、增長知識才幹、激發挺膺擔當」。隨後,各地各高校均據此展開了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提報、評估、立項和開展工作,四川美術學院也不例外,其研究生院於7月3日對各二級研究生培養單位初評擬立項的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項目進行復評,最終確立15項,這場於郵電支路社區吉興菜市場開展的「藝術與社會」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營就是其中的1項,由四川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申請立項。伴隨著當下新時代的新國情、新需求,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工作是:教育人才如何真正適配當下中國社會的現實需求。新時代、新征程下的中國高校教育要回答清楚「培養什麽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核心問題。本次實踐營導師負責人、四川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副教授曾途說到:「面對不斷變化的社會現場,唯有將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場景,與社會現場的真實境況相關聯,教育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進社會」成為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經路」。「菜市場」是了解國情民情的「活課堂」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食物作為商品被納入市場體系成為農副產品,農民也加入到生產關系的分工中,農副產品成為城鄉之間流動和鏈接的重要載體,它的種植養殖、運輸加工、采購分銷過程帶出龐大的社會協作體系,也映射著微觀個人生活的實際狀態。菜市場中的買家和賣家,就是這一社會協作體系下的最後一環,牽一發而動全身。食比天大,買菜做飯是中老一輩社區居民的生活核心,菜市場也自然成為承載社區百姓公共交互的重要平臺。在菜市場,我們從微觀之處,可以追溯國家的發展歷程,更能按圖索驥了解整個社會的協作體系,菜市場的蔬菜瓜果和攤位主的真實形象,都將吸引年輕學者在沈浸的實踐過程中,生動地、有感觸地了解國情、體察民情,加深對社會的理解,進而學以致用,菜市場是社會實踐中名副其實的「活課堂」。整個實踐營通過「認知互補」、「建立關系」、「深入調研」、「共建輸出」四步走的方式開展。在建立關系和深入調研的部分,導師組請同學們自己去到菜市場,自主說服一位攤主,協助攤主做進貨上貨到賣貨一天的「免費小工」,整個工作過程長達近20個小時。 「其實單是進貨這一個工作環節,我們的身體就已經跟不上了,後來是攤主大哥走到哪我們就拖著身體跟著蹲到哪,因為走太多路去選好貨,從腳後跟扯著小腿一起的疼痛感太真實了,可攤主一刻都沒有休息過,這是他們的日復一日」本次實踐營成員、四川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研究生王燕芬同學說到;「這份工作不止身體受苦,人的精神和耐性也極具挑戰,菜市場裏什麽樣的買家都有,我在協助賣菜的時候,就被一個顧客氣得直跺腳,可攤主用他的微笑告訴我他的習以為常」 本次實踐營成員、重慶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張聖玫同學說到。

實踐營學員通過協助菜市場攤位主賣菜的方式身體力行地深入調研

 

「身體力行」的方式,是真正實踐的方式,也是了解社會真實境況的有效方式。在這種方式下,同學們深刻地體會到「賣菜」這項營生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挑戰,「共情」為後續與攤主的「共建」輸出做好了鋪墊,同學們收集攤主的需求,分別通過各自擅長的設計、繪畫、影像等方式,為攤主製作招牌,也通過藝術創作的方式向社會各界傳遞對這一群體的關註和理解。

 

實踐營學員以影像MV的方式拍攝並傳達菜市場群體的生活和精神面貌

 

實踐營學員通過平面設計滿足攤位主想要一個屬於自己攤位獨家招貼的需求

 

「廣協作」是支撐實踐育人的「新範式」

「由於本場實踐營的完整周期只有7天,如何有效地接引同學們快速、深入、融洽地進入社會現場,是決定本次社會實踐教學活動收獲為何的關鍵。吉興菜市場由於毗鄰老美院,所以對藝術學院的年輕人做些這樣那樣的創作嘗試,理解度和包容度都比較高;再者,今年4月份,十方藝術中心剛剛在吉興菜市場完結了由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立項、由郵電支路社區規劃師曾途先生牽頭的社區規劃藝術節活動,因此已經建立了良好的互動基礎,所以當我們與菜市場的運營方、攤主們和社區聯系時,他們給予很大的信任、歡迎和支持。這裏我們可以體會到,十方藝術中心這家民辦非企業單位為高校開展社會實踐,所提供的接引和助力作用」本次實踐營導師團成員、重慶十方藝術中心項目總監張九禾介紹到。

「本次實踐營的主題是藝術與社會,我們在實踐營的組織方式上緊貼這一主題,有幾個表現,一是實踐營是川美(偏藝術)和重大(偏社會)的跨院校協作,導師組和學員的構成都來自這兩所高校,在實踐營開營的認知互補環節,曾途、劉洋、靳立鵬三位老師從藝術高校角度、張九禾老師從藝術參與社會工作角度、我和鐘興菊、楊永嬌兩位老師從公共管理角度分別為同學們帶來了對於本次社會實踐教學的理解和方法分享;二是同學們的實踐單位以小組的方式進行,最重要的分組原則就是要有兩個學校的學生共同組成一個小組,再加上十方藝術中心本身在藝術與社會方向上的雙重實踐,就很好地粘合了兩所高校的社會實踐教學」本次實踐營導師團成員、重慶大學公關管理學院副教授胡曉芳介紹到。

 

川美與重大、藝術與社會的跨校跨專業交互課堂

 

在教學改革中,教學理念的實現需要依賴與之相適配的「組織結構」,面對社會現場是第一步,而真正進入社會現場,更需要在協作模式上整合多方力量。

實踐營師生合影

 

由於受到開展周期、學員認知基礎等多方面的影響,或許本次實踐營的最終可見的實踐成果並不「成熟」,但從實踐營完結之後,學員與攤主的「告別」情形來看,他們的生活和成長歷程裏,都映射上了對方的影子,那顆紮根社會、力行實踐的種子,在每一個參與本次實踐營的高校師生心中,已然埋下。

 

 


郵箱 : info@chongqingdac.org
微信 : CNCQDAC
Facebook : 重慶市十方藝術中心
地址:重慶市九龍坡區黃桷坪官家林190號
 
Website: chongqingdac.org
Email: info@chongqingdac.org
Wechat: CNCQDAC
Facebook: Chongqing Dimensions Art Centre & Chongqing Artists In Residency
Address: Huangjueping GuanJiaLin 190, Jiulongpo, Chongqing, CN.